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新闻 » 集团新闻 » 正文
 

薄涛在中层干部大会上强调

发布时间: 2017-08-31 20:50:06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我要评论()
摘要: 薄涛在中层干部大会上强调 发掘全新智慧 创造全新事业 追求全赢人生 建设全新济钢

 825日,集团公司召开中层干部大会,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薄涛强调,发掘全新智慧,创造全新事业,追求全赢人生,建设全新济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总经理李长青主持会议,党委委员、工会主席苗刚,监事会主席石本军,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高翔、徐亮天、张润生,总经理助理高贤成以及集团公司全体中层干部参加会议。

薄涛在回顾济钢产能调整的路程时指出,济钢在前所未有的挑战考验、困难矛盾、责任压力下,以“生产安安全全收好尾,职工平平稳稳安置好,项目扎扎实实落好地,存续公司健健康康运营好”为抓手,统筹谋划,倒排工期,环环相扣,稳扎稳打,经历了从“关停济钢”到“存续济钢”最终到“发展济钢”“一波三折”的决策过程,推动产能调整取得了决定性成果,向上级交上了一份合格答卷。

薄涛指出,在这场“急、难、险、情”交织叠加、必须打赢的特殊“战役”中,各领导级干部受命忘难、临阵忘惧、公而忘私。不折不扣落实包保制度和24小时值班制度,以“5+2”、“白加黑”的工作模式,废寝忘食、殚精竭虑,成为济钢产能调整的“顶梁柱”和职工信赖的“主心骨”。

薄涛指出,济钢产能调整的经历,积累和收获了面向未来、战胜挑战的经验和启示。在产能调整工作中,集团公司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各级党组织恪守为民职责,有情分流安置职工,党员、领导干部关键时刻不忘本色、亮明身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政治优势”是面向未来、迎接挑战的制胜法宝;济钢59年的发展历程铸就了自我加压、争创一流的济钢精神,积淀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济钢底蕴”是面向未来、战胜挑战的不竭动力;中央、省市委政府及各省直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济钢产能调整工作,千方百计为济钢职工增设分流安置渠道,多方协调推动转型发展项目加速落地,“政府支持”是未来、战胜挑战的强大后盾;招录过程“一对一”帮扶指导、特殊困难群体精准帮扶、职工信访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等多项“以人为本”的举措是面向未来、战胜挑战的核心价值。

薄涛强调,建设全新济钢,必须打造以“九新”为核心的全新价值体系。

一是新主线:主要是指经营创效,财务创效,资产创效。 过去的济钢,主线单一,钢铁主产线就是卖产品,子公司主要是依赖集团公司内部市场经营业务。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后续各单位都是独立单元,要不忘初心、独当一面,不要为挣不到钱找理由,要为挣到钱想办法;不要去管理公司,而要去经营公司。财务部要按照银行的思路经营好资金,资产管理公司要全力经营好资产,机关要实现自己养活自己,力争实现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为负数;全公司要实现经营创效、财务创效、资产创效“三线”并举,把握好经营这一核心要素,将经营思维注入到公司管理中,将经营要素注入到公司运营中,确保创效路径尽快落地。

二是新核心。说的是创新创效,效率创效。效率曾经是济钢的“致胜王牌”,济钢创下过一分钟一吨钢、生铁成本位居全国第一的纪录,但是后期由于种种原因,产能一缩再缩,产能效率、指标等一降再降,导致济钢逐渐丧失了在效率方面的优势。 不创新是企业走向衰败的征兆之一,这个道理对于企业格局同样适用。目前济钢的非钢产业不足以成为主业停产后的托盘产业,而反观杭钢,非钢产业的营业收入能够占到70%以上,归根结底还是济钢的创新意识不够,抓着主业不松手,没敢在陌生领域里开疆扩土。

“新”是不二法则,“快”是不破之计。创新和效率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济钢要快速聚焦这两点,不断培育、提升核心竞争力,决不能重蹈覆辙。

三是新秩序。主要指资金流,实物流,信息流;全上线,全受控,全协同。实践经验表明,信息不对称最易出现管理问题。理顺秩序就是要确保信息透明、公开,化解、消灭信息不对称,坚决不允许暗箱操作。当前还存在继续制造潜盈潜亏的土壤,但是潜盈有资格没权利,集团公司最关心当期运行绩效,将在新秩序上系统把握和控制,财务部要对资金过程清楚,各子公司财务要联网、库存要受控、计量系统要争取联网,确保实现资金流、实物流、信息流“三流”协同。

四是新纪律。要严禁造假,严禁隐瞒,严禁消极。造假、隐瞒、消极是企业管理最致命的三大要素,要上升到纪律的地步来认识、来对待。纪律就是高压线,要严把信息入口,严加考核信息质量,配置纪律手段,以新纪律支持建立新秩序。

五是新风险。是指“客观认知,知识结构,心力成长”的风险,这是济钢干部队伍的三个缺陷,蕴含着巨大风险,后面场场是硬仗,刀刀要见血,必须尽快一举歼灭,这样才有能力面对未来更强大的敌人和更艰苦的战役。

有的同志缺乏“客观认知”能力,思想上过分依赖组织,缺乏对未来发展的思考,或者有“客观认知”能力但没去思考,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领导安排的就贯彻,没安排的就等着,害怕干错了,还有的缺少对客观世界变化的认识和分析;“知识结构”过于单一,自身能力不足以应对未来的挑战。面对全新挑战,必须要认知当前的形势,提高客观的判断能力;必须放下自以为是的思想,提高一个层次想问题,要切记“我们虽然没有决策的权利,但没人剥夺我们思考的权利”,“位卑未敢忘忧国”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每一名济钢人都要加速提高和转变,做超越位置但符合身份的思考,为济钢未来的发展研精覃思、建言献策。

对于增强“心力”,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是塔勒布的《反脆弱》。这本书有一句话印象很深刻:验证你是否活着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查验你是否喜欢变化。换句话说,如果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你不喜欢变化,你是活着,也就相当于死了。当然,说的这个不是生理意义上,而是说作为企业的管理阶层,你不适应变化、承受不了变革所带来的冲击,你和你所在的企业就失去了生存发展的地位。当今社会的企业家,相当于战争年代的政治家、军事家,必须勇于面对风险,甘于应对挑战,就如同“风可以吹灭蜡烛,也可以助燃火焰”,企业家就是在把握风的能量,使自己的这团火燃烧得更旺,很有挑战性,也很有风险,弄不好就吹灭了,弄好了就很旺,在享受风的助力,同时也可能要承担吹灭一团火的风险。这就是“心力”。知道这个道理了,然后心力就培养出来了。“心力”强的表现叫“自信”,产能调整的经历对于济钢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产能调整的过程让广大干部职工在绝境之处考验了自身力量的强大,认识到自己不仅能战而且善战,增强了“自信”、提升了“心力”。面对新的挑战,也完全有能力应对转折、突破困局、开创新的未来。

六是新动力。核心要素是 契约化管理、市场化管理、职业化管理三项制度改革。要通过契约化管理解决收入能增能降的问题,通过市场化管理解决人才能进能出的问题,通过职业化管理解决干部能升能降的问题,通过股权改革解决干部职工与企业从利益共同体向命运共同体转变的问题。要通过外部压力,有效解决人的动力切换问题,使人的思想着力点更加遵从企业的终极目标;要让大家认识到,有成就才有地位,有贡献才有尊严。要通过改革,让大家的动力点都达到终极目标。山钢集团明确要求,新成立公司、项目及改制公司,核心骨干要入股,这一措施和核心人才引进一样势必会对现有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模式造成冲击。

七是新作风。就是领导干部忠诚、智慧、干净、担当;职工有活力、动力、成长力。 作风越好越有胜算。忠诚、智慧、干净、担当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要防止后续体制改革、三项制度改革等身份变化带来此方面的弱化;活力、动力、成长力是职工的必备素质,职工工资是市场说了算,个人努力说了算,不是领导说了算,职工要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养活自己。

八是新主业。就是“四新”。要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思路推动济钢转型升级,要提升“软实力”,增强“硬功夫”,实现“真挣钱”。

九是新架构。应对当前,储备未来,脱胎换骨。新架构是关系企业未来能不能健康发展、科学发展的问题。济钢要走产业集团的路,而且还要符合山钢的战略规划。目前济钢第一轮筹划的十大转型发展项目,主要是快赢项目和资源获取类项目,虽“百花齐放”,但还没有形成能够“四季常青”的支柱性产业。在聚焦的同时,也要多维度发展,大家知道,水是氢二氧一,是由氢、氧两种元素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的化合物,单靠其中任何一种元素都无法实现这种转变。让各产业板块间发生“化学反应”,企业才能快速发展。要培育提升能够为集团公司托盘的主产业,面向未来要打造“产业公司+投资公司+贸易公司+债务债权公司”的主架构, 要建立“周转提速度,经营优结构,资本多维度,运行低成本”科学主模型,要超越超越再超越,直至脱胎换骨,形成足以应对环境的不可测冲击,可持续顽强健康运行的企业发展模式。

薄涛强调,建设全新济钢,必须制定放眼全局的战略战术体系。 建设全新济钢一定要有战略眼光和战术胸怀,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任何情况下都不放弃思考的权利和运筹帷幄的权利,看问题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局;对待问题既要看得远看得准,更要以敏锐的识别力,预见它的发展趋势;要做到战略有高度,居高临下俯视敌人;战术有力度,集中力量消灭敌人。

薄涛强调,建设全新济钢,必须建立吸贤纳萃的选人用人体系。 在选人用人上,要坚持五湖四海,以博大胸怀,选贤任能,唯才是举,要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都聚集到济钢的事业中,“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严禁任人唯亲,拉帮结派,搞小圈子、小团队。要善于借用外脑,寻找真正的“高手”为我所用,运用市场化手段来运行智库,运用激励机制来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三项制度改革,要建立符合当前需求的人才制度体系,激发人才优势、释放人才红利,真正实现干部能上能下、人才能进能出,职位能升能降。在此过程中,面对“上下,进出,升降”,如无胸怀,恰恰会被不良之徒利用。邓小平同志曾语重心长地说:“小圈子那个东西害死人呐!很多失误就从这里出来,错误就从这里犯起。”事实表明,坚持五湖四海,人间正道,就会群英荟萃,人才辈出,事业兴旺;搞小圈子,“一朝天子一朝臣”,必然正气不彰,人心不齐,事业不振。希望大家在未来面临的改革中,把握好重心,居中处理好各类问题。

薄涛强调,建设全新济钢,必须形成上下贯通的管控体系。得人心者可创造一切。贯通才能协同,阻碍必然失调,失调则会走向死亡。建设新济钢必须将上级的要求、企业的发展与职工的期望融为一体,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形成上下贯通、万众一心、共同奋斗的良好局面。领导力、执行力、创造力、成长力,所有的力,都要以贯通作为前提,否则就如人的任督二脉堵塞,还谈何出拳有力、健步如飞?大家一定要牢记于心、求同存异,确保上下统一。

薄涛强调,在困难与挑战面前,各级领导干部要痛定思痛,补齐短板,冲破旧的思想观念和思维定势的禁锢,拿出“闯”的精神,“冒”的勇气,“拼”的胆略,发掘全新智慧,创造全新事业,追求全赢人生,建设全新济钢。

李长青强调,要迅速的传达、落实会议精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深刻领会集团公司的工作思路,各个单位结合自身实际,确保后续工作目标全面落地。要强化担当,实现价值。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必须把思想、认识与行动统一到集团公司党委、集团公司的全局战略上来。

李长青指出,济钢这次产能调整过程,很好地贯彻、落实、创新应用了党建工作的成果。要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把国有企业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李长青强调,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潜心谋事,用心做事,为党工作、为民服务,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倍加珍惜难得的发展机遇,发扬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和克难攻坚的进取精神,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动员带领全体干部职工,抢抓机遇,不负使命,砥砺前行,以更加旺盛的斗志,更加创新的思路,更加有力的举措,全力开创集团公司转型发展新局面。

会上,运营部汇报了8月份生产运营情况与9月份生产运营计划,财务部汇报了8月份财务指标完成情况与9月份财务预算。

Tags: 本文暂无Tags!
 

©2024 山东济钢型材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号:鲁ICP备2024052734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机场路13596号 邮编:250109

热线:0531-88842039 0531-88842037 053188842107

办公OA -